国庆节的由来与历史故事
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文学家陆机《五等诸侯论》记载:“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意思是国家有了值得庆贺的好事,他就独享好处利益,主子有了忧患他觉得和他没什么关系。
国庆节的来历如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国庆节的资料
1、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
2、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3、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由来
第一篇:国庆节的由来90字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国庆的由来: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十一国庆节,又称国庆节、国庆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定假日,定于每年的10月1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设立的。
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
国庆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下是国庆节的来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